绍兴垃圾分类遭遇“不习惯”难题
绍兴市区从今年7月6日开始在西小路社区等12个社区的部分小区推行垃圾分类投放,试点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按“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类进行分类投放。
而记者近日连续几天走访了部分试点小区和新投运的市餐厨废弃物应急处置中心,发现垃圾分类遭遇“不习惯”难题,试点小区中仍有50%的家庭没有将垃圾进行一级分类,特别是,可回收垃圾与有害垃圾仅停留在垃圾清运员自行处理的层面上。
50%家庭的一级分类没有做到位“不习惯”是主要原因
西小路社区是最早试点垃圾分类的社区。从7月6日起,该社区在翰林越府小区的110户住户中推行垃圾分类。在每个垃圾投放点配备四只分类垃圾桶,生活垃圾按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记者来到这个小区,只见小区内房屋以排屋为主,路面整洁干净,而入口处的4种类型的垃圾桶分外引人注目。
这时,一位姓梁的阿姨穿着环卫服装,与另一位姓董的志愿者正在整理桶内的垃圾。她们把一些居民倒错桶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重新投入相应的桶内。梁阿姨告诉记者,垃圾分类试点以来,乱倒垃圾的现象少了,但没分清垃圾类别的仍然很多,占到约一半。她打开正在填写的“垃圾分类督导情况记录表”,只见表内有不少打着勾,但也有一半是空着。
记者来到10幢一户人家,一位姓高的女主人正在将部分垃圾分类。记者看到她家里放着“厨余垃圾”袋、“可回收物”袋,还有一只蓝色的塑料袋,盛放着酒瓶。高女士告诉记者,她都严格要求分类收集垃圾,并分类进行投放,如社区里发下来的四种垃圾袋中,蓝色是可回收物的垃圾袋,她便将酒瓶等都放入这一只袋里,而红色的垃圾袋是放有毒有害的垃圾,因家里很少有这类垃圾,所以一般不用这种袋。
在7幢一户居民家里,记者进门后,户主虽然也说尽量将垃圾进行分类,但记者看到在标有“厨余垃圾”的回收桶里,却盛放着塑料药瓶、纸屑等垃圾。一位姓韩的保姆说,垃圾分类她感觉还“不习惯”,有时一只垃圾桶里只有一点点垃圾,所以她就又把它集中到另一只垃圾桶里了。
记者随后又来到了今年11月1日刚试点的南苑社区润和庄园。发现这里都是较高档的别墅区,而垃圾分类实施情况也与翰林越府差不多。一位姓李的居民说,因为一家三口人,平时垃圾就不多,以前放在一只垃圾桶里,很方便,而现在一下子要分成四种类型收集投放,感觉很不习惯。一位社区干部告诉记者,由于别墅区大多是保姆在搞卫生,而她们中不少人不怎么分得清垃圾类型。根据反馈的情况来看,50%左右居民家庭没有使用指定的垃圾袋,之后,分类垃圾有人也“不习惯”放进对应的垃圾桶。
厨余垃圾中分离出大量其他垃圾
还因此损坏分离机3小时多
随着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不断增多,绍兴市有关部门为此特地在东浦镇杨港村建造了绍兴市餐厨废弃物应急处置中心,用来处理厨余垃圾,并于11月15日试运营。记者近日来到该中心,了解到由于一些居民没有将垃圾分类好,厨余垃圾在处置过程中也有不小的难度。
记者现场看到,这里不时有一辆辆装着厨余垃圾的环卫车开进来,然后在左边一个设备上倒出垃圾,再经处理后进入右边的设备,产生出细小的残渣并同时提炼油品。
现场,该中心负责人秦健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这些从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和部分机关送来的厨余垃圾,里面混杂着不少的其他垃圾,每天通过处理器分离出来多达7大桶。
记者看到靠近墙边放着34只分拣出来的其他垃圾,里面有尿不湿、鞋、衣裤、塑料袋等。
秦健还告诉记者,前不久,在自动分离机分离垃圾后,放到固液分离机分离时发出异响,原来是垃圾中有金属物,机器因此被迫修理了3小时多。
可回收垃圾由垃圾清运员自行卖掉
有关人员称回收单位还在招标过程中
昨天早上6时许,记者再次来到试点社区。蒙蒙细雨中,一位姓刘的垃圾清运员拉着垃圾车走进翰林越府,很快将垃圾投放点中的厨余垃圾倒入一只装好黑色塑料袋的绿色大桶中,又将不可回收垃圾当作一般垃圾进行处理。厨余垃圾整理好放在小区门口的一只专用桶里,由市餐厨废弃物应急处置中心上午10时左右来接收。
而记者在刘师傅处理垃圾时看到,其中“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桶里都是空的。刘师傅告诉记者,因为“可回收物”内的都是可以利用的,之前不少都被人拣走了。而平时他的处理方法也是先放到储蓄室,再集中卖到废品回收站。每月一般也能卖到50元——100多元。他还领着记者进入社区的储存室里,里面堆着一大桶报刊等可回收垃圾,另一只桶里,放着“有害垃圾”,而从7月试点开始到现在,却只有桶底里一点点。记者问他如何处理,他表示目前还不清楚。
南苑社区润和庄园的情况也基本一样,“可回收物”全部让垃圾清运员自己清理,卖到回收站。
那为什么没有环卫部门统一收取?对于记者的提问,南苑社区主任盛托亚说,“厨余垃圾”目前已经做到由环卫部门负责,送到市餐厨废弃物应急处置中心。“可回收物”等由城管部门负责,目前将进入招标阶段,等招标结束后,再确定由哪个单位来收取。
生活垃圾分类
必需将“不习惯”变成习惯
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工程,是给子孙后代造福的事情,虽然眼下工作推进困难重重,但只要每个人花点时间把家里的垃圾一级分类处理好,就能有利于专项工作推进。
对此,南苑社区主任盛托亚说,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关键在于意识的转变和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将“不习惯”变成习惯。同时,垃圾分类还要注重宣传,要重点向小区内的保姆和老人多宣传。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不少居民说,虽然现在垃圾分类做得还不到位,但好习惯已经开始在逐渐养成。他们同时希望,居民将垃圾一级分类后,物业和清运员等在回收时要把好关,切实做好二次分类,让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而记者近日连续几天走访了部分试点小区和新投运的市餐厨废弃物应急处置中心,发现垃圾分类遭遇“不习惯”难题,试点小区中仍有50%的家庭没有将垃圾进行一级分类,特别是,可回收垃圾与有害垃圾仅停留在垃圾清运员自行处理的层面上。
50%家庭的一级分类没有做到位“不习惯”是主要原因
西小路社区是最早试点垃圾分类的社区。从7月6日起,该社区在翰林越府小区的110户住户中推行垃圾分类。在每个垃圾投放点配备四只分类垃圾桶,生活垃圾按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记者来到这个小区,只见小区内房屋以排屋为主,路面整洁干净,而入口处的4种类型的垃圾桶分外引人注目。
这时,一位姓梁的阿姨穿着环卫服装,与另一位姓董的志愿者正在整理桶内的垃圾。她们把一些居民倒错桶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重新投入相应的桶内。梁阿姨告诉记者,垃圾分类试点以来,乱倒垃圾的现象少了,但没分清垃圾类别的仍然很多,占到约一半。她打开正在填写的“垃圾分类督导情况记录表”,只见表内有不少打着勾,但也有一半是空着。
记者来到10幢一户人家,一位姓高的女主人正在将部分垃圾分类。记者看到她家里放着“厨余垃圾”袋、“可回收物”袋,还有一只蓝色的塑料袋,盛放着酒瓶。高女士告诉记者,她都严格要求分类收集垃圾,并分类进行投放,如社区里发下来的四种垃圾袋中,蓝色是可回收物的垃圾袋,她便将酒瓶等都放入这一只袋里,而红色的垃圾袋是放有毒有害的垃圾,因家里很少有这类垃圾,所以一般不用这种袋。
在7幢一户居民家里,记者进门后,户主虽然也说尽量将垃圾进行分类,但记者看到在标有“厨余垃圾”的回收桶里,却盛放着塑料药瓶、纸屑等垃圾。一位姓韩的保姆说,垃圾分类她感觉还“不习惯”,有时一只垃圾桶里只有一点点垃圾,所以她就又把它集中到另一只垃圾桶里了。
记者随后又来到了今年11月1日刚试点的南苑社区润和庄园。发现这里都是较高档的别墅区,而垃圾分类实施情况也与翰林越府差不多。一位姓李的居民说,因为一家三口人,平时垃圾就不多,以前放在一只垃圾桶里,很方便,而现在一下子要分成四种类型收集投放,感觉很不习惯。一位社区干部告诉记者,由于别墅区大多是保姆在搞卫生,而她们中不少人不怎么分得清垃圾类型。根据反馈的情况来看,50%左右居民家庭没有使用指定的垃圾袋,之后,分类垃圾有人也“不习惯”放进对应的垃圾桶。
厨余垃圾中分离出大量其他垃圾
还因此损坏分离机3小时多
随着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不断增多,绍兴市有关部门为此特地在东浦镇杨港村建造了绍兴市餐厨废弃物应急处置中心,用来处理厨余垃圾,并于11月15日试运营。记者近日来到该中心,了解到由于一些居民没有将垃圾分类好,厨余垃圾在处置过程中也有不小的难度。
记者现场看到,这里不时有一辆辆装着厨余垃圾的环卫车开进来,然后在左边一个设备上倒出垃圾,再经处理后进入右边的设备,产生出细小的残渣并同时提炼油品。
现场,该中心负责人秦健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这些从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和部分机关送来的厨余垃圾,里面混杂着不少的其他垃圾,每天通过处理器分离出来多达7大桶。
记者看到靠近墙边放着34只分拣出来的其他垃圾,里面有尿不湿、鞋、衣裤、塑料袋等。
秦健还告诉记者,前不久,在自动分离机分离垃圾后,放到固液分离机分离时发出异响,原来是垃圾中有金属物,机器因此被迫修理了3小时多。
可回收垃圾由垃圾清运员自行卖掉
有关人员称回收单位还在招标过程中
昨天早上6时许,记者再次来到试点社区。蒙蒙细雨中,一位姓刘的垃圾清运员拉着垃圾车走进翰林越府,很快将垃圾投放点中的厨余垃圾倒入一只装好黑色塑料袋的绿色大桶中,又将不可回收垃圾当作一般垃圾进行处理。厨余垃圾整理好放在小区门口的一只专用桶里,由市餐厨废弃物应急处置中心上午10时左右来接收。
而记者在刘师傅处理垃圾时看到,其中“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桶里都是空的。刘师傅告诉记者,因为“可回收物”内的都是可以利用的,之前不少都被人拣走了。而平时他的处理方法也是先放到储蓄室,再集中卖到废品回收站。每月一般也能卖到50元——100多元。他还领着记者进入社区的储存室里,里面堆着一大桶报刊等可回收垃圾,另一只桶里,放着“有害垃圾”,而从7月试点开始到现在,却只有桶底里一点点。记者问他如何处理,他表示目前还不清楚。
南苑社区润和庄园的情况也基本一样,“可回收物”全部让垃圾清运员自己清理,卖到回收站。
那为什么没有环卫部门统一收取?对于记者的提问,南苑社区主任盛托亚说,“厨余垃圾”目前已经做到由环卫部门负责,送到市餐厨废弃物应急处置中心。“可回收物”等由城管部门负责,目前将进入招标阶段,等招标结束后,再确定由哪个单位来收取。
生活垃圾分类
必需将“不习惯”变成习惯
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工程,是给子孙后代造福的事情,虽然眼下工作推进困难重重,但只要每个人花点时间把家里的垃圾一级分类处理好,就能有利于专项工作推进。
对此,南苑社区主任盛托亚说,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关键在于意识的转变和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将“不习惯”变成习惯。同时,垃圾分类还要注重宣传,要重点向小区内的保姆和老人多宣传。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不少居民说,虽然现在垃圾分类做得还不到位,但好习惯已经开始在逐渐养成。他们同时希望,居民将垃圾一级分类后,物业和清运员等在回收时要把好关,切实做好二次分类,让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